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瑜
(资料图片)
图/珠海博物馆供
博物馆除了能“日游”,还可“剧游”,未来或再推“夜游”。5月13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以“戏剧+游览”双融合体验为特色的“剧游珠博•共享美好”主题活动在珠海博物馆举办。参与者们在戏剧情境中了解历史,在戏剧体验中传承文化,在戏剧表演中感悟生活和谐之美。
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毅称,作为文化的传播使者、历史的见证者,珠海博物馆是一扇重要的“文化窗口”。社会快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博物馆的功能也在不断被重新定义,如今,博物馆正紧跟形势,持续创新,融入城市美好生活。
沉浸式体验博物馆
当日,在珠海博物馆,参与“剧游珠博•共享美好”主题活动的亲子家庭领取剧本后,分头行动,纷纷投入角色的排练,最后在舞台上共同呈现一台演出,包含情景表演、造型秀、配乐诗朗诵、新闻直播间等多个节目,节目内容紧扣博物馆各展馆内容。
在整个活动中,参与者“入场即入戏”,沉浸在戏剧场景与角色中,从第三视角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体验到即兴编导、情境表演、现场解说、舞台展示、角色塑造、造型秀等多种不同的场景活动,并在活动中增进亲子关系,多角度体验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与美好生活”。
“剧游珠博”活动总领队、伊晨戏剧教育创始人西拉介绍,活动借鉴了“剧本杀”的形式,但去除了谋杀、悬疑等元素,围绕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剧本内容“打散”为戏剧元素,使参与者们成为剧中角色之一,在活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
市民纷纷点赞
在金湾就读小学的徐谦说,活动很好玩,也学到了知识。他的亲友徐思凡称,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喜欢上博物馆,了解珠海历史文化,“博物馆能开阔孩子视野,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立体丰富,而博物馆整个空间历史文化感浓厚,可激发孩子更多兴趣。”
不少家长纷纷点赞活动,“这样的活动解压,在沉浸式体验中释放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压力”“很有意义的一次体验”“活动太好玩了,孩子也很开心”……网友“小月”称,活动别开生面,“之前都带孩子参观了很多次珠博,都是走马观花,这次参加‘剧游珠博’,孩子一下就把珠海非遗名录记住了”。
珠海博物馆馆长张建军称,博物馆希望通过“剧游珠博”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和体验,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行“博物馆+”跨界创新
“我们想让博物馆‘活’起来,让老百姓觉得博物馆并不是一个很严肃的学者,只能端庄地坐在那里;它应该走进大家的生活,可以和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蒋毅介绍,剧游珠博是一个新尝试,后续会根据观众的体验感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剧游珠博’将作为珠海博物馆自有活动品牌,定期持续开展,未来将开展更多其他形式的沉浸互动式活动。”
蒋毅提及,未来会考虑做“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音乐”乃至“博物馆+其他”等多样活动,去努力提升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希望通过“剧游珠博”等活动,唤起市民们对珠海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她同时强调,博物馆的形式不断在创新,但博物馆教育以及文化传播的功能不会改变,“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创新,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
校对 | 彭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