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的蛤蜊搭配各式瓜类做汤

是厦门人在炎热天气里


(相关资料图)

必不可少的清凉美味

记者近日走访我市

水产批发及农贸市场发现

文蛤、花蛤、蛏子等

贝类水产大量上市

壳薄肥美正当“食”

前往购买贝类水产的市民

也多了起来

贝类水产“风靡”市场 

蛤蜊成为餐桌上“常客”

进入4月

贝类水产开始“风靡”市场

蛤蜊成了市民王女士家

餐桌上的“常客”

不管是煮汤、蒸蛋,还是油炒都有不同的风味。比如文蛤加点冬瓜或者丝瓜煮汤,味道很鲜。

王女士

“油蛤、花蛤、扇贝、

蛏子、鲍鱼都是今天刚进货的。

不少品种早上9点10点

就会被抢购一空,

来晚了都买不到。”

昨日上午9点

在八市的各条街巷里

记者看到很多水产摊位上

都摆了十来种海鲜

其中,扇贝、蛤蜊等贝壳类水产品

种类可谓十分齐全

油蛤物美价廉

最为抢手

“大的油蛤每千克50元,

小的每千克40元。”

据长期从事

贝类水产生意的刘先生介绍

现在油蛤是

所有贝壳类海鲜里最抢手的

肉质偏肥,口感也比其他蛤蜊好

刘先生

以往质量好的油蛤每千克最高卖到七八十元,这两年稳定在四五十元左右,还算物美价廉,所以一大早就卖光了。

刘先生说

一般油蛤的旺季在冬季

到5月份就基本难在市场见到踪影

因此价格也会

比其他贝壳类水产要高上不少

“同宗兄弟”正当季

口感价格不同

中埔水产批发市场

摊主陈先生介绍

“无论花蛤、文蛤还是油蛤,

其实都是‘同宗兄弟’

但它们的外观和口感、价格

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市民购买前最好问清楚。”

市场上蛤蜊品种多样

您能分得清吗?

壳油光发亮,花纹比较单一壳厚度较薄,口感较为鲜嫩,爆炒更好吃。旺季在冬季,最近价格在每千克40元至50元左右

通常壳厚度适中,表面有各种花纹颜色并不单一。最肥美的季节在每年的4月到8月,养殖地区多、数量多,价格波动较小,最近价格在每千克30元左右

外观呈三角形,是“三兄弟”中体形最大的。外壳光滑细腻有淡灰褐色不等的大斑纹,口感肥美鲜甜,更适合煮汤。最近价格在每千克30元至40元

味道鲜美但不宜多吃

三级公共营养师黄超告诉记者

春夏之交

正是贝壳类水产最肥美的时候

春季是大部分贝类水产的产卵期

这时的贝类会囤积大量养分

贝类兼具低胆固醇高蛋白等特点

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黄超提醒

贝类水产虽然味道鲜美,但不宜多吃。贝类属于生冷类海鲜,食用过多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腹泻、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

此外,贝类水产也不宜与啤酒同时食用,否则容易引发痛风。

如何挑选新鲜蛤蜊?

01

观外表

鲜活的蛤蜊贝壳较为鲜艳且带有光泽。如果贝壳表面暗淡无光,或者已经发乌,很有可能已经不新鲜了。

02

看开口

尽量挑选张口换气的蛤蜊,但同时要用手轻轻触碰,若蛤蜊立即缩回或者闭合张口则是新鲜的,若无反应则为已经死掉的蛤蜊。

03

听声音

购买时可拿两个蛤蜊相互敲击外壳,若声音为比较清脆的“咯咯”声,则比较新鲜。若声音为比较坚实的“砰砰”声,则有可能是已经死掉的蛤蜊。

推荐内容